96歲抗美援朝老戰士徐俊彥憶往事:鐵道兵部隊60天搶建129公里長鐵路
10月14日,在江蘇省軍區第16幹休所,96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戰士徐俊彥抱病跟記者斷斷續續地説起當年抗美援朝搶修鐵路的往事。志願軍鐵道兵部隊僅用60天,就搶建一條129公里長的鐵路,被敵軍電台驚呼“天外飛來了火車”。徐俊彥,1924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1949年5月參加革命工作。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得到全國人民熱烈響應,徐俊彥也不例外。“我爭着報名參加志願軍,在鐵路醫院工作的未婚妻也報了名,但都因身負其他重任,不能脱身,未獲批准。”老人説。
直到1952年下半年,中央決定增調鐵道兵部隊赴朝參戰,徐俊彥才奉命率上海地區鐵路工程人員和工人500餘人,到瀋陽志願軍聯絡部報到,隨即編入志願軍鐵道兵副司令員郭維城領導的541部隊,被任命為負責技術工作的副團長。
“必須新建一條東西向的橫貫鐵路線,將幾條縱貫線聯通起來,保證作戰物資的供應和作戰部隊的迅速機動。”徐俊彥回憶道,入朝後,他所在的部隊接受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搶建龜城——殷山129公里長的鐵路。按照上級要求,一月入朝,二月開工,四月完成。
記者在老人的回憶錄裏看到,“這項工程只有60天時間,它要穿過四座大山。為了爭取時間,避開打隧道,要開鑿三個埡口、四個臨江峭壁、三個深路塹,大部分是堅石,還要跨越大同江、清川江等六條大江。施工條件極差,時間要求又急,一定要趕在敵人在西海岸登陸前完成。當時制空權又不在我們手裏,要想在1953年4月完成此項任務,是極其困難的。”
搶建龜殷鐵路一大難度是114片工字梁如何架過清川江?據悉,清川江鐵路大橋共19孔,每孔跨度為13.5米,全橋共要架114片工字梁,每片工字梁1.5噸。當時,沒有架橋機和起重機,連個小吊車都沒有。
但是,靠着戰士們的勇敢和智慧,奇蹟岀現了!
經過兩次失敗和三次“諸葛亮會”,志願軍採取鋪上鋼軌滑運架橋,終獲成功。徐俊彥説,只用3天時間就架完了114片工字梁,比原定計劃提前42天架橋完成。而每提前一天,可向前沿輸送3萬噸作戰物資或一個師的兵力。
徐俊彥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當時敵人感覺到了這個分量,在電台裏驚呼:“火車從天外飛來,兩年才能修好的鐵路,今天神奇通車了!”很快,十多架敵機飛來,企圖轟炸清川江鐵路大橋,而我高炮部隊早已埋伏橋頭山上多時。敵機還沒來得及投彈就被擊落三架、擊傷四架,其餘向南逃竄。
對在朝鮮戰場上參加突擊搶建龜殷鐵路的全體指戰員來説,1953年3月31日凌晨3時,是個永遠難忘的時刻——艱苦奮鬥60天,龜城至殷山的鐵路終於勝利建成通車了!“此時此刻,我們深情懷念長眠於朝鮮新安州車站對面山頂上烈士紀念碑下的戰友,他們為早日完成任務,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和生命。這一天,我們以龜殷鐵路當做永恆的花圈獻給他們,以日夜長鳴的汽笛聲來告慰烈士的英靈! ”徐俊彥在回憶錄裏這樣寫道。
據悉,龜殷鐵路施工中僅挖土石方就達300萬方,可以堆成高寬各一米繞朝鮮半島一圈的圍牆。在突擊搶建過程中,有2352位同志立了功、96個單位立了集體功、86人榮立一等功。
通訊員 呂劍鋒 趙顯玲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馬道軍
- 全國鐵路今起實施新列車運行圖 鐵路南京站 加密“週末線” 2020.10.11
- 10月11日起,南京鐵路出行有三大變化2020.10.10
- 明日零時起鐵路調圖!涉及南京的是……2020.10.10
- 鐵路南京站今天預計發送28萬人次2020.10.01
- 客流增長 9月30日鐵路南京站增開旅客列車29.5對2020.10.01
- 鐵路重點工程電焊技能競賽舉行2020.09.29
- 鐵路等部門“備戰”國慶中秋假期出行高峯2020.09.28
- 長三角鐵路暑運發送旅客突破1億人次2020.09.01
- 今年全國預計開通鐵路新線4400公里2020.07.06
- 暑運大幕正式拉開 南京鐵路警方開展“亮劍”集中行動2020.07.04